有位弟兄喜欢社交,无论是线上朋友圈还是线下的好友非常多。而其中也不乏一些异端分子。他与某异端组织的朋友吃饭的图被教会肢体发现,引起了不少争议。那么基督徒能否和异端人士交往呢?
我们必须明白一点,人际交往是人们维系社会关系的方式,基督徒不仅会与主内肢体往来,也会接触不少非信徒。而这其中与异端分子来往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能否与异端分子交友,并非简单是可以或不可以的问题,而是平衡持守真理与人际关系的智慧。
经上关于接触异端,如此指出“若有人到你们那里,不是传这教训,不要接他到家里,也不要问他的安。因为问他安的,就在他的恶行上有份”。这里很容易导出基督徒不可与异端来往的依据。只是我们要清楚的是,使徒约翰在此说的是明确传播异端的人,而非指所有的异端分子,因为两者是存在区别的。
在所有异端组织中,都存在异端传播者与被迷惑者两个群体。对于前者我们必须予以拒绝,因为他们明确在教会中传播歪理邪说,妄图把弟兄姐妹拉到他们的组织,从而危害他们的身心灵以及生命财产的安全。假如我们与他们来往过密,又没有制止其行为,就是在罪恶上有份。
同时也要看到,许多陷入异端的人,并没有蓄意作恶,传播歪理邪说,而是被虚假教导迷惑、被情感操控裹挟的受害者。他们可能渴望心灵的慰藉,却误入了偏离真理的歧途。可能寻求生命的意义,却被错误的教导误导。对这些被迷惑的个体,本身就是受害者,我们不应以异端标签简单彻底否定他们,认为他们必然灭亡。而应秉持爱人如己的教导,去真正关怀帮助他们。这种交往不是认同其错误教义,而是作为爱人的准则,去与他们来往。
信仰的纯正与人际的爱心从来不是对立的两极。耶稣基督的福音既要求我们持守主的教训,也吩咐我们彼此相爱,这爱不仅限于同信仰的弟兄姐妹,也包括那些在信仰上与我们有分歧的人,其他宗教信徒,无神论以及各种异端分子。这就是使徒彼得说的爱众人的心。
当然我们要坚持真理,就要把握沟通的边界与智慧。我们可以与他们分享生活的喜乐、共担困境的艰难,在饮食、习俗等方面相互包容。就像很多基督徒与佛教徒、穆斯林交往时,也懂得尊重其信仰习惯一样。大家都是可以交往的,只是我们持守福音,并没有被他们的宗教所影响。同样的原则可以适用于与异端分子的交往上。
基督徒与异端的交往,我们不必因身份差异而刻意疏远,也不可因追求交往而模糊真理。坚守信仰的纯正,是对上主的敬畏。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是对爱人如己的实践。对异端传播者的坚决拒绝,是对真理的坚持。对被迷惑者的真诚关怀,是对生命的尊重。前者守住了信仰的根基,后者彰显了爱心的温度。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