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场赛道——观电影《F1:狂飙飞车》

作者: 恩歌
来源:福音时报
2025-11-20 11:32:11
分享与播放

电影海报.png 

电影海报

今年6月27日在国内院线上映的《F1:狂飙飞车》(F1 The Movie)是那种让人看完之后热血沸腾的影片。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擅长拍“大场面”,从《壮志凌云2》就可略见一斑。这一次,他把镜头架在真实的 F1 赛道上,让观众几乎能闻到轮胎摩擦时的焦味。电影够燃够快,但它真正的力量不只来自速度,是来自速度背后的故事。

老将的回归与团队的托付

电影的主角桑尼·海斯(布拉德·皮特饰)是一位早已远离 F1 赛场的老车手。他的人生就像一辆被重新拼凑的赛车,到处跑、到处修、到处想办法维持运转。他房子没有,只有一辆面包车。固定收入也没有,全靠短期比赛挣些钱。他看起来无所谓,但心底其实藏着一个没人能取代的渴望,他想回到曾经属于自己的地方。这种漂泊与渴望,构成了他回归的内在驱动力。

直到有一天,他的老朋友鲁本找到他。鲁本如今成了一支濒临倒闭的F1车队的老板。他的车队如今常年垫底,再输就要卖掉。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来找桑尼,给他一个“重回巅峰”的机会。这个契机,将桑尼的个人蜕变与一个集体的存亡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桑尼也没有犹豫太久。这一次,他回到赛道,不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还为了拯救朋友的车队,为了一群正在为生存挣扎的技术人员与工程师。他知道,这是一种托付,一份情谊。当鲁本担心给不起桑尼高薪时,桑尼却强调,他不是为钱来的。这也让鲁本的心里明亮起来。在这个处处谈利益的世界里,这样的话显得特别清新。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正能穿越风浪的关系,一定不是靠利益维系的,而是基于信任和爱的关系。

从天赋骄傲到生命影响

鲁本的期待不仅是让桑尼比赛,还要他带一个年轻车手——约书亚·皮尔斯。这位年轻人天赋极高、风头正劲,魅力十足,团队也把他当成未来的希望。问题是,他很骄傲,非常骄傲。第一次见到桑尼,说桑尼是80岁的老人家。那种轻视写在脸上。他不是坏,而是年轻。他的速度来自天赋,但稳定来自成熟。而成熟,是他最缺的。

这组新老搭配,构成了电影最核心的人物弧光。年轻的约书亚有实力,也有软弱。他的经纪人不断诱惑他跳槽,他的选择会影响整个车队的命运。电影里有一段很动人的情节:经纪人给他一个更好的机会,名利双收,但他最后决定留下。他拒绝了那份看上去更光鲜的邀请,他在车队困难的时候不能丢下团队。这是他的成长,也是桑尼和鲁本等人用生命影响出的结果。桑尼的生命不是站在讲台上教导,而是在进站、冲刺、失败、争执、和解的真实场景中,把自己一点一点“给出去”。这让我们看到,成熟不是赢得更多,而是愿意成全别人。正如鲁本对桑尼说的:“你成熟,他是天才,但需要人带。”这让人联想到保罗带领提摩太等年轻同工的场景,靠的不是年龄,而是生命的厚度。

谦卑的生命比轰鸣的赛车更有震慑力

电影里有很多小情节,其实比速度更能触碰人心。这些细节让轰鸣的引擎声有了人性的回响。有车手在事故中起火,队友不顾危险冲进去救人。有工程师疲惫到几乎撑不住,坚持咬牙继续调校赛车。有队员表现不佳,桑尼会拍拍他的肩,说一句鼓励的话。这些没有被放大的瞬间,让这部电影有了人性的温度。

其中最突出的主题之一是“谦卑”。约书亚因轻视桑尼而惹恼对方,母亲却要求他向桑尼道歉,儿子不解,“我不道歉,道歉是软弱的表现。”母亲严肃地说:“道歉才是强大的表现。”这与腓立比书中“要看别人比自己强”的教导不谋而合。真正的力量不是“我赢”,而是“我愿意放下自己,让别人更好”。桑尼也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老将,慢慢变成一个愿意牺牲、愿意让约书亚获胜的导师。他最后的一次战术操作,是故意让自己的轮胎与策略承担压力,好让约书亚在后半程有机会冲刺。那个时刻,他放下了自己曾经执着的一切荣耀。这是另一种赢,谦卑的生命比轰鸣的赛车更有震慑力。

同时,电影也极力彰显了团队的价值。桑尼说,如果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那一块,赛车就会更快。这对信仰也是一种提醒。赛车看似是车手的个人项目,却需要一整支团队来完成。正如保罗所言,教会是“一个身体”,我们各人是不同的肢体。每个人都发挥神给他的那一份,教会才能在这个世界里真正“跑起来”。电影里,正是因为大家各自承担责任,鲁本的车队才有希望翻盘。

跑好属于你的一段

电影后段提出了一个让人心里发酸的问题:“没有人能一直开下去。”但桑尼说:“只有在赛道上,我才觉得自己在飞。”这是他的痛,也是他的追求。速度给他自由,也给他意义。可是——速度也会夺走他的一切。电影最后没有让桑尼“看破一切”,也没有让他顿悟人生。他依旧想“飞”。他依旧需要那种只有赛车才能给予的感觉。导演没有评价他,只是告诉我们:他的人生,始终在追逐一个永远抓不住的答案。这是真实的,也是非常人性的。

这引向了更深层的思考:我们究竟在为何而奔跑?桑尼的赛道是追逐速度;约书亚的赛道是追逐认可;鲁本的赛道是追逐生存。其实,每个人都在跑自己的赛道。只是,有些赛道会把我们带向空虚,有些赛道会把我们带向盼望。

电影的速度与爆炸感会在观影结束后的几个小时内慢慢消退,但其中的那条“隐形轨道”却一直绕在我心里。这让我们想到保罗的那句话:“向着标杆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保罗的人生,也是一场赛跑。他知道终点在哪里,所以哪怕风吹雨打,他的脚步不会乱。基督徒的赛道,是追逐那位呼召我们的主。速度会停下,荣耀会褪色,而那位在终点张开双手迎接我们的人,不会改变。

当我们向着祂奔跑,人生不再是徒劳的圈圈,而是一条越来越靠近光的道路。可能赛道仍然艰难,弯道会让人紧张,但心里会多一个依靠祂而跑的笃信。此刻,也许我们还在奔跑,还在寻找方向。但只要知道“标杆在何处”,脚步就不会白费。靠着恩典,我们都能跑在那条真正通向盼望的赛道上,像保罗一样,向着标杆直跑,也像电影里那些角色一样,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爱和谦卑成全别人,跑出最美的一程。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安徽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