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牧者淫乱的罪

作者: 恩歌
来源:福音时报
2025-11-12 11:47:12
分享与播放
小心,警惕,毒蘑菇

圣经深知人的光景。它揭示,在我们每个人里面,都同时潜藏着行大善的能力,也潜藏着做大恶的可能。看到那些曾与我们一同学习、祷告、敬拜、服事、彼此相爱、并一同憧憬基督信仰未来的人,后来在道德上崩塌,我深感痛心。

这让我想起一件事,一位牧者告诉全体同工,撒但可以在很多方面试探他,但有一个领域撒但永远碰不到,他的婚姻。然而,不到一年,这位牧者就被发现与一个情妇在一起。

陷入匪夷所思的罪中

对牧者和所有领袖而言,这样的事应使我们停下来,谦卑承认自己的软弱与试探。并非只有古代的圣经故事告诉我们人有多么脆弱;现实中“高处的跌落”每天都在发生,甚至发生在那些最怀良善动机的基督徒领袖身上。每一个领袖,即使是最有美德的,也可能陷入匪夷所思的罪中。

想想看:若信心之父亚伯拉罕曾两次把自己的妻子交出去,让品行不端的人玷污,只为保全自己,那我们难道不会也在保全自己时让别人陷入危险吗?若以色列十二支派之父雅各曾在谎言里骗取长子名分,那我们难道不会也成为说谎的人吗?若耶稣的先祖之一喇合曾卖身为妓,那我们难道不会有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吗?巴拿巴的外号是“劝慰之子”,可就连他也会因为害怕群体的压力而犯错,跟着别人一起排斥那些本来应该被接纳的弟兄(外邦人),那我们是不是也常常会为了合群,或者因为偏见,就去排斥、孤立那些耶稣都已经接纳了的人?若大卫——诗篇中最美诗歌的作者,被神称为“合神心意的人”——竟滥用权力夺取拔示巴(他忠心朋友的女儿),并谋害拔示巴的丈夫(同样忠心的朋友)来掩盖罪行,那我们难道不会滥用权力去获取我们想要的东西吗?

除此之外,教会历史中许多巨人也不例外。约翰·加尔文曾参与处死一位因教义分歧而被定罪的人。马丁·路德发表过种族主义和反犹言论。约拿单·爱德华兹终其一生都拥有奴隶。

一方面,这些领袖的故事反而给我带来某种鼓励:如果他们尚且有盼望,那像我这样的人也有盼望。另一方面,他们的故事、愚昧和罪,应该成为我们的教训,使我们活得更谨慎。他们提醒我们务要保守自己的心,因为人的心,尤其在我们自以为不再容易犯罪的时候,恰恰最脆弱、最容易跌倒。“所以,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 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林前10:12-13)

要杀死罪,不然罪就会杀死你

你是不是那个自以为不会跌倒的领袖?事实上,我们若不谨慎就会跌倒。这也是为什么耶稣在登山宝训中,不仅警告奸淫,更警告心里的情欲;不仅警告杀人,更警告心中的怨恨。每一次外遇,都是从一次“无害”的念头或眼神开始;每一场杀戮,也始于看似微不足道的怨恨。

我们的心在哪些地方是脆弱的,就必须在恶的种子萌芽前将其压碎。神曾对该隐说:“罪就伏在门前……你必须制伏它。”(创4:7)制伏罪,否则罪就制伏你;粉碎罪,否则罪会粉碎你和你周围的人。清教徒约翰·欧文说得好:“要杀死罪,不然罪就会杀死你。”

这正是大卫王的问题。他的奸淫与谋杀始于那些我们或许称作“较小的”“比较轻微的”罪。首先,他在领袖的职责上变得松懈。经文告诉我们,拔示巴事件发生在“列王出战”的时候。以色列的军队——其中包括拔示巴的丈夫乌利亚——正在前线与亚扪人作战。但大卫原本可以与他的将士们并肩战斗、亲自带队冲锋,却选择独自待在王宫里,与许多陷入失败的领袖一样,将自己隔离于群体和监督之外。

同样耐人寻味的是,经文提到,当大卫看见拔示巴并派人把她带来时,他正是在白天于床榻上小睡。当以色列的男人们在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挥汗流血、精疲力尽时,他们的王却独自待在舒适的宫殿里,睡着午觉。

为什么大卫不愿与自己的士兵并肩作战?我们只能推测。但也许原因,与他后来派人把拔示巴带来、并占有她的理由一样:他觉得自己已经“配得”做任何他想做的事。

毕竟,他曾多年逃亡,为躲避心怀嫉妒、想要杀他的扫罗而在荒野和洞穴中度日;他曾在面对歌利亚时拯救以色列;他曾遭受家人被敌人掳走的痛苦;他曾为至交约拿单战死沙场而悲恸。除此之外,他还忍受妻子米甲对他的羞辱和讥笑;他一直是忠心、有操守、祷告的人;他曾接纳约拿单那位身有残疾的孤儿儿子米非波设,给他居所与桌上之位;他打过的仗比几乎所有人都多。经历了这一切,他难道不配享受一些轻松,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吗?

“威严式的自怜”

提姆·凯勒曾把这种心态称为一种“威严式的自怜”:“大概在心里,大卫可能对自己说:‘我为这些人、为这个国家做了这么多,偶尔来一点不正当的关系又有什么害处?当她怀孕时遮掩一下又有什么害处?安排乌利亚的死,好让我们掩盖罪行,让别人误以为孩子是乌利亚的,又有什么害处?整个国家的稳定都压在我一个人肩上,如果事情曝光,后果不堪设想。我压力这么大,我这么孤单,没有人知道做我有多难。我值得拥有这些。’”

在这种自怜中,领袖忘记自己被赋予的特权,开始把自己看作受害者,而不是仆人;把自己置于律法之上,而不是像所有人一样活在律法之下;觉得自己“应得”,而不是承认一切都是白白的恩典。

所以我们不妨想想自己,我们是否曾认为撒但不会攻破自己?是否也像彼得那样——那位后来三次否认和背叛耶稣的门徒——说过:“即便众人跌倒,我总不会。”(可14:29)我们真的以为自己不会否认?不会背叛?不会奸淫?不会谋杀?不会犯下类似的事?我们会的。我们心中那部分认为“与情欲、八卦、贪婪或怒气调情没什么大碍,只要不真正与它们上床就好”的,就是我们里面的愚昧。而事实上,我们可能比自己以为的更快就陷入其中。

软弱中依靠神

那位充满情欲、甚至走向谋杀的大卫,那位怯懦、自我保护的彼得,也常潜伏在我的心里。但圣经中还有另一种人,也潜伏在我里面。他不是奸淫者,也不是杀人者;他不是胆小鬼,也不是只会保护自己的人。他本可顺水推舟地满足私欲,却选择逆流而上,宁愿以忠心受苦,也不愿在不忠中安逸度日。他是那位被亲兄弟出卖、被诬陷下狱却始终持守纯正的少年;是那位在波提乏家中被主母日日引诱,却坚决说“我怎能作这大恶,得罪神呢”的人;也是那位在权势面前依然坚守圣洁,即便因此被囚禁也在所不惜的人。

这个年轻人,就是约瑟。他同样在试探的压力与孤独中站立,不是陷在罪中,而是依靠神的恩典得胜。尽管他曾被亲人背叛、被剥夺自由、被不公对待,约瑟依然在每一个环境中持守对神的忠心。当情欲的试探以最直接、最私密的方式临到他时,他没有妥协,没有给自己找任何“情有可原”的借口,而是清楚地认识到:这不仅是得罪人,更是“得罪神”。在看似绝境的牢狱中,神与他同在,使他在逆境中依然蒙恩,最终成就了神更大的拯救计划。

牧者淫乱的罪,从来不是偶然的失足,而是内心长期放纵、属灵防线松懈的必然结果。它始于一个自以为“站得稳”的骄傲,滋长于一次看似“无害”的妥协,爆发于那个自以为“配得”的瞬间。从大卫到今日跌倒的仆人,每一个悲剧都在无声地呐喊:要警醒!因为我们所承受的,不是属血气的争战,而是与那空中属灵气的恶魔争战。

牧者们,我们当以战兢的心看待自己的职分。我们不是“不会跌倒”的超人,而是蒙恩的罪人,需要时刻伏在十架下,让圣灵治死心中的邪情私欲。让我们常常自省:我们是否在隐秘处依然敬畏神?是否在试探临到时立刻逃到基督里?是否在孤独压力中转向神的怀抱,而非世界的慰藉?

求神保守我们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我们不该成为那个在情欲中崩塌的大卫,而是那个在试探中逃跑的约瑟;不是那个在压力下否认主的彼得,而是那个在绝望中依然信靠的以利亚。因为唯有依靠那加给我们力量的,我们才能在一切的试探中站立得住,直到见主面的那日。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安徽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