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不断成长

作者: 微尘
来源:福音时报
2025-10-29 06:58:16
分享与播放

我自幼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拥有大量图书。于是,触手可及的图书成为了我人生的最好伙伴,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长。

从刚刚识字,我就半通不通地读一些故事,再讲给弟弟听,在灶火旁,一遍烧火一边讲。后来父亲又“逼”着背诵一些古诗句、好文章。时间久了,这些诗句给我很大的启发与鼓励。

父亲每次外出都要购买新书作为礼物送给我。书拿到手里时,我总是会一睹为快,这使我明白了许多未知的故事,走出因身体残疾封闭的小圈子。我尝试写一些日记,以一些三言两语的流水账作为日记,其中也引用了不少警句名言和诗句。作为语文教师的父亲尤为看重我的语文能力,他鼓励我多读多看,而且亲笔为我修改,就这样我更加爱上了读书写作。

在阅读中,我与父亲是亲密的书友,每有好书,父子二人相互推荐,读完共同交流观点体会,共同分享。有时也有争议,但他丰富的人生阅历独到见解,最终令我心悦诚服。而且他的细心圈点批注,对我很有启发,使我们共同尝到读书的乐趣。

今年春天,父亲猝然离世,留下了大量书籍。我费了许多功夫才般运转移,把别人认为没有用处的书本,运回妥善保存,我觉得这些书真是一份最珍贵的传家宝。每次看到这些书,眼前就浮现出父亲孜孜不倦读书写字的音容笑貌,我不禁潸然泪下。

参加工作后,自己没有抽烟喝酒的嗜好,我即使不买零食,也要买一些好看的新书。每到外地出差,我都要寻找书店,购买新书,作为留念。购买之后,我甚为欣慰,放在床头手边,夜不能寐。或黎明初醒,或清风明月,或春夜潇潇,或瑞雪纷纷,或暑热炎炎,在读书中悟事明理,在书中得到智慧,明白知识就是力量。

因着信主,家中有各种版本的圣经。我不只一次地阅读圣经,进而阅读各种属灵书籍。我坚持多年订阅《天风》和《教材》杂志,这让我对圣经有了更加深刻认识,对于信仰追求有了明确目标,丰富了属灵知识,使没有受过系统神学教育的我,自三十年前就开始在教会证道服侍,成为神所使用的仆人。为了提升自己,我学习了金陵神学院的函授课程。通过全面研读各类课程,我对神学思想有了正确认识,竭力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不断学习阅读。这些都成为我讲台侍奉得心应手的得力助手,让我能够不遗余力为主竭力奔走。

后来参与了文字侍奉工作,我们兴起创办了《尧乡禾场》小刊物。《福音时报》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各样的信息扑面而来。我走访各地教会,了解了许多情况,获得了各地教会的一些书刊杂志,诸如北京丰台堂的《丰年》,太原教会的《禧年》,福建南平的《方舟》,各地神学院院刊等。我还听到了许多基督教历史的故事,了解了许多教牧前辈委身奉献的事迹,阅读了许多讲章。在不同教会经验教训中,我还见证了不同地区教会的复兴与挑战,看到了各地教会的牧养管理困惑与探索,看到广大信众炽热的爱主情怀和执着不懈的追求。这让我不仅开拓了视野,更加深化了对文字事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侍奉更有力量,跟加贴近实际。

从开始自己买书,到后来到图书馆阅读,从大学图书馆到区、市图书馆,我都办理了借阅证,每月借阅两三本。十几年之久的时间,我阅读过许许多多的书,有的走马观花,有的读了一半,文学、历史、地理、科技等自己感兴趣的一一品读。特别是读了一些神学、宗教、哲学等方面的书,使我的人生阅历更加的丰富。加之到访不同地区,让我对书中的情景意境有了身临其境的直观体验,颇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味。这些体验升华了思想,增强了信仰定力,使信仰人生的追求更有内涵和深度。

写作是我一生的至爱,侍奉使我的人生有了价值,感恩神为我们预备这样的平台可以为主做工。阅读始终相伴左右,使短暂一生蒙神喜悦。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山西一教会同工。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