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关系”(上)

作者: 毋忠毅
来源:福音时报
2025-10-22 15:39:28
分享与播放

谈到这个话题,有属灵的人可能会对我“拍板砖”:信主的人怎么会讲关系呢?其实不然。

我们查考圣经就可以看到在罗马书中,多次提到关系。这当然主要是我们和神的关系,如:上帝已经显示怎样使人跟他有正确合宜的关系,这是基于他们信耶稣基督。

一位牧师说,其实整本圣经讲的就是关系。这话是有道理的,只不过我们不能把关系理解为狭隘的关系,它实际是一个广义的关系。你比如说旧约、新约,这个“约”本身就是讲的关系,就是我们和上帝之间的关系,因为有“约”在里面、有约在先。

教会内部纷争、关系紧张;教牧同工之间内卷、关系不融洽;教会和社区关系不睦;人与人之间争名夺利,关系如同水火;把自己凌驾于信仰之上,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信仰的关系,信主多年还是不能“理顺”和主的关系;走出教堂就又成为世俗、庸俗的人,摆不正与信仰的位置……这些都是涉及到“关系”。

我们有的基督徒待人处事常常忽略一个关键点:平衡关系。对待事奉,有人常强调忠心,却忽略了良善,以为只要能将该事工做好,就可以发脾气、伤害人。搞好关系其实很重要,主耶稣基督说:“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因仆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称你们为朋友,因我从我父所听见的,已经都告诉你们了。”(约15:15)这就是昭示我们,我们和主耶稣基督的关系改变了,不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而是朋友的关系。你说这个关系的转变重不重要?

什么是关系?据《海词词典》介绍,有以下的几种意思:

1. 基本义:(名)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

2. 人和人之间的联系;

3. 值得注意的地方;

4. 泛指原因条件等;

5. 表明有某种组织关系的证件;

6. 关联,牵涉。

在我国,宗教关系包括和执政党、政府的关系,社会与宗教的关系,国内不同宗教信仰的关系,我国宗教与外国宗教的关系,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关系。

在我们的信仰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关系值得我们重视。比如教牧同工之间的关系、教会与教会之间的关系、信徒之间的关系、政教关系、社教关系、各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信主与不信主人之间的关系等,更有我们与上帝之间是关系、我们与救主耶稣基督之间的关系、罪与认罪悔改的关系等等。说句好像不应该讲的话,我们的信仰离不开关系。

具体我们今天重点来说说六个关系必须面对和处理好:即我们和天父的关系;我们和主耶稣基督的关系;我们和圣灵(圣神)的关系;我们和其他宗教信仰的关系;信徒与不信人的关系;主内肢体之间的关系。

一、我们和天父的关系

基督教认为上帝是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人与上帝的关系是所有关系的基础,是重中之重的关系。圣经中提到上帝对人类的爱是无条件的,比如约翰福音3章16节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我们与上帝的关系是多维度的,既有创造者与受造者、救赎者与被救者、天父与儿女的神圣属性。这种关系基于上帝的爱和恩典,通过耶稣基督的牺牲得以建立,并通过圣灵的内住得以维系。基督徒在与上帝的关系中,不断成长、学习和感恩,最终走向永恒的生命。我们和上帝的关系是祂拣选了我们,祂是我们灵里的父神,我们是祂的子民,我们和上帝的关系是永远不可分离的关系。

1. 天父是创造者,基督徒是受造者

上帝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而人类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所造的。这种关系意味着上帝对人类有主权,而人类则有责任和荣耀去回应上帝的创造之恩。基督徒通过信仰上帝,承认自己是上帝的受造物,尊重上帝的主权,并在生命中彰显上帝的形象。

2. 天父是救赎者,基督徒是被救之人

基督教的核心教义之一是“救赎”。人类因罪与上帝隔绝,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回归上帝。然而,上帝通过他的儿子耶稣基督的牺牲,为人类提供了救赎的道路。这种关系是基于上帝的恩典,而不是人的功德。

3. 天父与基督徒之间有亲密的关系

“天父”这种称呼体现了他与基督徒之间亲密而特殊的关系。上帝对基督徒的爱如同父亲对儿女的爱,充满慈爱、关怀和引导。基督徒则以儿女的身份回应上帝,通过祷告、读经和顺服上帝的旨意,与上帝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

4. 天父是生命之源,基督徒是领受者

天父是生命的源泉,他通过耶稣基督赐给基督徒永恒的生命。这种生命不仅仅是肉体的生命,更是属灵的生命,使基督徒在上帝的爱中找到意义和目的。基督徒通过信仰上帝,领受他的爱、平安和喜乐,并在生活中彰显这些品质。

5. 天父是引导者,基督徒是跟随者

天父通过圣经、圣灵的引导以及教会的教导,引导基督徒走向真理和光明。基督徒则以跟随者的身份回应天父的引导,努力在生活中践行天父的旨意,成为天父的见证人。

6. 天父是审判者,基督徒是蒙恩之人

天父是公义的审判者,他将审判世人的罪恶。然而,基督徒因信仰耶稣基督而被天父称为义人,这种关系提醒基督徒,他们虽然蒙恩,但仍需在生活中不断追求圣洁,以荣耀上帝的名。

二、我们和主耶稣基督的关系

在我们的信仰中与主耶稣基督之间的关系是深刻而多维度的,充满了爱、救赎、指引和成长的内涵。我们与基督的整个关系,就是领受爱并回报爱的关系。

1. 救赎者与被救赎者的关系

人类因罪而与上帝隔绝,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回到上帝面前。耶稣基督作为上帝的儿子,道成肉身来到世间,通过他的受难、死亡和复活,为人类的罪付上代价,使信徒得以从罪的捆绑中被拯救出来。

2. 主与仆人的关系

主耶稣基督是信徒的主,是我们的大牧者。他在信徒的生命中拥有绝对的权威。信徒承认耶稣是主,我们是祂草场的羊,愿意顺服他的旨意,遵行他的教导。耶稣基督的教导为信徒的生活提供了准则和方向。

3. 朋友的关系

耶稣基督与信徒之间有着亲密的关系。他称自己的门徒为朋友,而不是仆人。信徒可以在任何时刻向耶稣倾诉,因为主是我们最知心的朋友。耶稣会倾听我们的祷告,给予安慰和指引,信徒通过读经、祷告、参加教会活动等方式,与耶稣基督建立深厚的友谊。信徒在喜乐中与耶稣分享,在忧伤中寻求他的安慰。

4. 新郎与新妇的关系

耶稣基督的爱:在基督教的比喻中,耶稣基督常被比作新郎,教会(信徒群体)被比作新妇。耶稣基督对教会的爱是深沉而专一的。他为教会舍己,洗净教会,使教会成为圣洁。

5. 生命之源与信徒的关系

主耶稣基督是信徒生命的源泉。他应许信徒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6:35)信徒从耶稣基督那里获得属灵的生命和力量,他为信徒提供真理的指引、圣灵的充满和永恒的盼望,我们与主的关系是永远不可分割的、是永恒的。

三、我们和圣灵的关系

在基督教信仰中,我们与圣灵的关系是深刻且紧密相连的,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1. 圣灵的内住

圣灵是上帝的灵,是三位一体上帝的第三位格,所以圣灵也被称为圣神。对于基督徒来说,圣灵内住在我们心中,是我们成为真正信徒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意味着圣灵与基督徒之间有着极为亲密的关系,圣灵在信徒的生命中发挥着引导、安慰和塑造的作用。

2. 圣灵的引导与帮助

圣灵是基督徒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在信徒的生活中,圣灵会引导我们明白上帝的旨意,帮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试探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圣灵会在信徒的祷告中与我们同在,帮助信徒与上帝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我们在困境中圣灵会给我们启示和力量。

3. 圣灵的更新与变化

圣灵在基督徒的生命中起着更新和变化的作用。信徒在圣灵的引导下,逐渐摆脱罪恶的捆绑,改变自己的旧人,变得更加圣洁和像基督,成为新人。圣灵是基督徒生命成长和变化的动力源泉。

4. 圣灵的见证与印记

圣灵是上帝给基督徒的见证和印记。信徒通过圣灵的感动,能够确认自己是上帝的儿女。此外,圣灵也是上帝给信徒的印记,表明我们属于上帝,是上帝的产业,将来要得着上帝的救赎和荣耀。信徒既受了神的印记──圣灵,就是顺服的关系,接受圣灵在凡事上的管理、掌权、支配、感动,也要信赖圣灵的帮助、教训和保护。

5. 圣灵的恩赐与服侍

圣灵对信徒是无偿赐予的关系。圣灵会赐给基督徒各种属灵的恩赐,使我们能够在教会和社会中更好地服侍上帝和他人。这些恩赐包括智慧、知识、信心、医病、说方言、翻方言等,目的是为了建立基督的身体,即教会。

6. 圣灵的充满与喜乐和结出的果子

在我们被圣灵充满的紧密关系时,会体验到上帝的喜乐和平安,被圣灵充满的人会更加谦卑、温柔、有爱心,活出基督的样式。而我们和圣灵建立关系后,就会有丰硕的收获: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

四、我们和其他宗教信仰的关系

这个世界是宗教信仰多元化的,就说我们中国主要的就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信仰,即使在我们基督教新教当中,据说世界上也有1000多个小教派。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这意味着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中,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不同宗教信仰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谁优于谁的情况。法律保障了各宗教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求各宗教必须遵守国家法律,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这种法律框架为宗教之间的和睦共存提供了基础。

1. 我们和其他信仰应该是相互尊重与理解的。

不同宗教信仰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而不是相互攻击或贬损。宗教的核心价值往往都强调爱、和平与宽容,这些价值观是促进宗教和睦共存的重要基础。基督教的教导中也强调了爱邻舍、爱人如己、尊重他人等理念,这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和睦共存是完全一致的。

2. 反对信仰中的极端主义

我们要警惕的那种“非我族类皆是异端”的极端观点。无论是哪一种宗教信仰,极端主义都是违背宗教核心价值的。宗教极端主义往往会导致仇恨、暴力和分裂,这不仅违背了信仰的初衷,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构成威胁,也不是荣耀神的。因此,我们基督徒和全社会都应该共同抵制极端主义,倡导理性和包容,因为一起都是出于上帝,不是无缘无故的。

3. 基督教与其他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睦共存。

这不仅符合信仰的核心价值,也符合社会的共同利益。

中国一直倡导宗教信仰之间的和谐相处,通过法律保障、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促进宗教信仰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也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我们基督教也是普世的博爱,与其他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在持守我们的信仰的前提下,在包容中、在爱国爱教、荣神益人的和平氛围中和睦同居。比如我们基督教的许多领袖们和其他宗教信仰的领袖们在政协等组织中就是和睦相处、共商国是的。

五、信徒与不信人的关系。

我们就是生活在这个有许许多多的人不信主的社会里,我们必须和他们搞好关系。信主的人与不信主的人,甚至是敌对我们信仰的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我们在关系中很重要的一环。

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和不信主人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敌对的关系,而是和睦相处传福音的关系,是基于神爱的和睦共处与积极的福音传播关系。“神爱世人”,马丁·路德称这句圣言为“福音的缩影”。因为神是爱的源头;祂爱的对象是人,是一切的人,当然包括不信的人、犯罪的人。

我们要在和睦相处的基础上,肩负起传福音的神圣使命。这并非是强行向他人灌输信仰,而是以一种自然、真诚的方式分享信仰中的美好与希望。当与不信者建立起信任与友谊后,可以适时地分享个人的信仰见证,讲述信仰如何改变自己的生命,带来内心的平安、喜乐与力量。同时,邀请他们参加教会的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基督教群体的温暖与信仰的氛围。例如,参加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的活动,一起到社会参加公益慈善活动等。这些活动既服务了社会,又为不信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基督教信仰的窗口。所以我们要遵循神谕与不信的人和睦相处当中传福音。

在面对那些对我们信仰持有敌对态度的人时,更需展现出基督的爱与智慧。不以怨报怨,不以愤怒回应攻击,而是以祷告和宽容来对待。祷告是信徒强大的属灵武器,通过祷告,为那些敌对的人祈求神的光照与引导,让他们有机会认识真理。同时,保持宽容与理解,意识到他们的敌对可能源于误解、伤害或自身的痛苦经历。以基督的爱去包容他们,用实际行动去感化他们,在潜移默化间,就能打破他们心中的壁垒,让他们重新审视基督教信仰。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未完待续)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